Python函数(function)

 

《Python函数(function)》

简介

使用函数(function)可以将对应的功能进行封装,使我们的程序代码更加简洁。函数的作用可以理解成实现某种特定的功能,当我们需要使用这种功能的时候,就可以直接调用对应的函数来实现。函数有如下特点:

  • 使代码的逻辑思路更加清晰;
  • 使代码的可读性更强;
  • 提高开发效率;
  • 提高代码的重复利用率。

可以看出函数的特点非常多,接下来我们具体介绍如何使用函数。

函数的定义

我们可以通过def关键字定义一个函数,后面将任何需要传入的参数和自变量放到()中,在代码块的第一行可以选择性的写一些关于该函数的使用说明。在代码块的最后可以选择returnyield关键字返回值给该函数,没有关键字就返回None。定义一个函数的格式如下:

代码演示:

上面的程序中,我们定义了一个cal(a, b)函数,该函数的功能是计算a+b的值,并通过return 语句返回给函数。

参数类型

函数中的参数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:

  • 必要参数
  • 关键字参数
  • 默认参数
  • 不定长参数

必要参数:

在定义一个函数时,如果我们规定了函数需要的参数数量,那么调用的时候就需要以正确的顺序和数量传入函数,不然就会报错:

结果为:

必须按照参数的个数和顺序将变量传入其中。

关键字参数:

使用关键字参数的话,就可以不考虑参数的顺序问题,直接通过赋值给指定的参数:

结果为:

可以看出通过关键字传参,代码思路非常清晰,因此推荐使用这种传参方式。

默认参数:

设置默认参数的好处是,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,使用默认参数也能让程序运行起来:

结果为:

参数z没有接收到任何参数,因此将默认值z=1传入函数。当有变量传入参数z时,就会替代默认值:

结果为:

可见传入的变量c代替了默认值。

不定长参数:

如果一个函数要处理的参数数量并不确定,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不定长参数了:

结果为:

使用*的参数就是不定长参数,变量会以元组的形式传入。我们也可以不用向带*的参数传入变量,这时它就是一个空元组。除此之外,还有一种带**的参数,变量会以字典的形式导入:

结果为:

参数传递

Python函数中参数传递根据传入的数据类型,有对应的规则:

  • 不可变数据类型:不可变数据类型(数字、字符串和元组)只是将变量名指向的对象(也就是具体的数值)传递给函数中的参数,不影响变量名本身的指向;
  • 可变数据类型:可变数据类型则是将变量名和指向的值都传给函数的参数。

代码演示:

可以看出函数a7()并没有将变量num的值变成4,也就是说只是将不可变数据类型num=2的值2传给了参数x,然后在函数代码块中,又重新将x指向了值4,而原来的变量num还是指向值2

使用可变类型就不一样了:

结果为:

可以看出函数a8()完全将变量list1传入x中(包括变量名),因此就是对变量list1进行直接操作。

变量作用域

每个变量都有自己的作用范围,变量根据其作用范围可以分为两种:

  • 全局变量:变量从创建开始直到程序结束才消失;
  • 局部变量:创建的变量只在某个代码块中才生效。

全局变量很好理解,在函数外面定义的变量就是全局变量:

这里的变量a就属于全局变量。而局部变量只存在代码块中,函数调用结束,局部变量就消失了:

结果为:

可以看出局部变量a并不存在了,因此引发一个NameError错误。但是可以通过global关键字将局部变量申明全局变量:

结果为:

匿名函数

在Python中,有一类没有名字的函数称为匿名函数,可以通过lambda表达式书写。匿名函数的格式如下:

代码演示:

再例如:

可以看出lambda表达式使用起来非常方便,如果要实现一些简单的功能,可以直接通过lambda创建一个匿名函数来实现。

总结

在本文中我们详细介绍了函数的使用。解释了四种参数类型,推荐使用关键字参数减少错误;参数传递中针对可变和不可变数据类型有自己的规则;然后我们介绍了变量的作用域,搞清楚全局变量局部变量的差异;最后我们介绍了匿名函数,可以构建简单的功能,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。

点赞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4 × 3 =